经过几道工序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从排水沟出来的时候却是清澈透亮。日前,记者在长沙县黄花镇污水处理厂看到,集镇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成为当地农民浇灌的重要水源。近年来,长沙县按照“立足现实,适度超前,切实解决集镇生活污水污染”的整体思路,着力改善集镇居民生活环境,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县的集镇污染处理设施。
进入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台上白下蓝、近似圆柱形躺卧着的物体,这个“白胖子”就是污水处理设备。黄花镇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介绍,污水进厂后,先将漂浮物捞掉,然后进入生物转盘内。转盘状如窗叶,一层一层的,上面配备了微生物,水流过的时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净化。“我们每年都会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比如今年我们就改进了滤池反洗系统,给调节池加装了污泥收集脱泥系统等,保证出水水质更加稳定、更优化。”长沙桑德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华说,“现在经过设备处理后的污水都达到了国家一级B的排放标准,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记者了解到,黄花镇污水处理厂是全县集镇污水处理的中心厂,也是全县所有集镇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控制中心。张伟华介绍,在这里通过远程数据与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其他集镇污水处理厂的设施运行、处理量、进水与出水水质等一系列情况进行监管。如今,长沙县已有18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所有中心集镇。
目前,长沙县中心集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了75%以上,部分厂区达到满负荷运行,基本解决了集镇污水直排塘坝、河流、水库的现状,极大地改善了集镇周边环境卫生,保障了城镇居民用水安全。“以前集镇居民的生活污水粗放型排放,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周边河流不堪重负,水质检测曾一度达到了四类水质,甚至五类水质。现在实现中心集镇污水全处理之后,周边主要的干支流域水质检测均可达到三类水质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二类水质。”长沙县环保局局长张电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