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岛定位的海南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态环境足够好。而从环保部第七督查组(以下简称督查组)刚刚完成的对海南省环境执法的督查结果看海南省整体生态环境依然保持良好但是督查组抽查的企业多数存在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就包括中石化马村油库码头未严格按要求补办环保手续。
根据环保部部署10月27日至29日督查组对海南省开展了督查。其间督查组调阅相关资料档案200余份先后深入海口市、澄迈县两个市县对11家企业和龙桥镇进行现场检查。
记者全程参加了对海南省的此次督查。
八项环保监管工作均取得进展
据了解对海南省的督查共涉及八个方面其中包括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环境执法大练兵、取缔“十小”企业、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环保专项执法、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落实日常监管随机抽查制度等。
督查组认为在这八个方面海南省均取得了进展。共清理出环保违法违规项目4372项其中淘汰关闭类149个整顿规范类2900个完善备案类1323个;在环境执法大练兵中海南省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263人次检查企业539家检查发现环境违法案源80多件目前已立案查处58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8件处罚金额204.46万元。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3件。
同时海南省已全部淘汰了属于国家产业政策禁止范围的“十小”企业。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2016年1月至9月海南省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3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件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4件。
此外在对重点行业的清理中海南省通过省内主流媒体公开曝光19家环境违法企业名单;对16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环境违法行为已进行立案查处;对20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因为环境违法公安机关行政拘留3人检察机关批捕两人。
督查组透露海南全省19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均按照要求制定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抽查工作方案;同时制定了本辖区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工作方案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
整体环境监管能力不能适应工作
2014年海南省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厅(局)目前省厅机构及直属机构刚刚完成组建工作除海口市外其他市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环境监察机构仍在设置和完善过程中整体环境监管能力明显不能全面适应当前工作要求。督查组在督查过程发现海南省环境执法监管重点工作落实仍存在薄弱环节。不仅如此督查组抽查的企业多数存在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督查组向海南省反馈督查意见时说由于海南省环保系统机构改革等原因除海口市环保机构较为完善外其余市县有的刚刚成立环保部门有的仍未与国土部门分离部分县级环境监管人员只有2至3人无法实施“双随机”制度。大部分市县仍不具备建立污染源监管动态信息库的条件目前仅有省级、海口市、洋浦经济开发区等7个信息库。
督查组督查发现海南省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工作进展缓慢整体完成率为25.2%“目前保亭、东方、定安、儋州、乐东5个市县完成率不足15%整顿任务很重。”督查组指出特别是保亭、定安、乐东3个县被海南省生态环保厅多次通报批评但目前仍无明显进展工作严重滞后。
中石化一油库未补办环保手续
海南省部分企业危废管理不够规范;有的企业危废管理还存在隐患个别企业存在危废标识不规范等问题是督查组向海南省反馈的问题之一。其中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督查组发现这家企业的问题包括危废暂存库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未设置危废警示标识和管理制度、标签不规范、未设置台账、危险废物与一般固体废物混存、危险废物暂存超期等。
“海南益丰达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地址搬迁后未及时重新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督查组指出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1号炉1号生产线烟气自动监控设施氧含量数据大于21%时烟气折算浓度不符合逻辑;2016年10月19日至今1号生产线脱硫、脱硝设施未经环保部门同意擅自停运烟气超标排放;中控室人工记录数据与DCS(中控系统)数据不符。
除了点名上述企业的问题外督查组还查出一汽海马动力有限公司2.0L系列发动机升级改造项目、年产10万台发动机零部件技术改造项目、电动汽车研发及检验中心建设项目自2015年1月投入试生产一直未验收;海口长丰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桂林洋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从今年5月开始停运未向主管部门报告污泥擅自外运处理;管网建设不完善雨污混流;中石化马村油库码头储油总容量为10.57万立方米环境风险较大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环境现状评估未严格按要求补办环保手续。
督查组建议:海南省应加快工作推进力度确保按时完成清理整顿任务;借助省以下环境监察监测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契机完善机构设置规范执法程序;加大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执行力度等。
督查组要求对督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的企业依法查处并将查处情况上报环保部。